返回

业火焚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二十一章 情深义重木匠涉险,报国杀敌男儿从军(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老赵木匠急得言语打着颤,见他两个不动,忙对老兄弟上荣道:“咱哥俩几十年的交情,我也知晓你的家国大义,可老弟你就一根独苗,承有新婚,又没个子嗣。**你是知道的,一去凶多吉少,需有个为祖宗上香烧纸的才妥哩!”姬郎中沉思一会,觉得有理,遂安排儿子儿媳与垚山三人从后门出,往山里远远躲去,不听叫唤,不得回来。

原来这承有自青梅竹马的大妹嫁了人家,心底大为悔不当初。甘大婶介绍几个,或是样貌,或是出息本事,或是性子,总有一处他觉不及大妹,于是都作罢。后年纪渐渐大了,经不住父母亲友的软磨硬泡,才挑了比较看得对眼的殷家女子成了家。这殷姑娘倒是温柔贤惠,又能干,相貌身量又好。可他始终只敬她,客样的,怎么也亲近不起来。这女子也聪颖,知他心有念念不忘之人,虽有些不自在,却也不表示,一如既往地悉心照料全家人的起居。既是尽职分之事,也盼着能挽回他的心。

却说这三人前脚才出了门,几个**士兵便闯了来,举着火把,唤人都出去。姬赵二人忙走出迎讶,为首的士兵摆了摆手,道:“老乡,看样子,家里有青壮汉子的吧?”两人捏了把汗,不作言语。“娘的,国难当头,倘鬼子打过来,一个也活不成哩,就亡国灭种了!还藏?识相的,快唤出来,免得爷们儿动员起来,对大家都不好。”姬郎中闻言,愠怒道:“我老汉还有些力气,也要投军报国的,我和你们去罢!儿子是有的,独苗苗,又未成家,好歹留根香火。”

此时村里家中弟兄多的,已或自愿或被迫自愿从了军,行李都不曾打整,就要开拨。那几人听他只一个儿子,本可不论也抓了去,又寻不见影踪。看赵木匠也在,知是他通风报信,怒上心头,抓过来,把火照明,道:“这老儿家去过没?他有儿子的,不论多寡,都抓了!”另外两人都道去过了,也一无所获。

那军头骂道:“这老东西,倘鬼子来,怕不成了汉奸走狗?枪毙了罢!”于是抽出手枪,正要给子弹上膛,赵木匠已挣脱束缚,恨恨道:“豺狼*的才当汉奸,鬼子敢来,爷爷豁出命也跟他干!我倒有两儿子的,现都未在家,我跟你们去,与其死在这,不若拉两个狗日的小鬼子垫背!”几人看他身手不凡,老当益壮,不似郎中干瘦,经不住风雨。

于是从了他心愿,正要带走,一青年疾步走出,气喘吁吁道:“放,放俺爹,我去杀鬼子!”正是赵木匠的小儿子,他原出门办事,听村里哄闹,说是征兵。本想回家与父兄商议就去投军,不料父兄俱不在家中,这才往姬家赶来。

“军爷,俺爹年纪大了,担待他则个。我年富力强,不比他糟老头子经得跋涉鏖战?国家兴亡,正是好男儿投身的时候,老人便莫插脚了。”那几人还在犹豫,一个军官已走过来,眼含热泪,欣慰道:“好兄弟,自古忠孝两难全,你是个好汉!就允了你,以后就跟在我身边了。”又朝老木匠躬身道:“老伯,虎父无犬子!你老放心,年轻人顶着,天塌不下来!这兄弟们跟着我,死活共进退的。”

众人这才放心,留他小驻,着各家准备行李干粮。天近黎明,格外的黑,伸手不见五指,行军疾如风火,耽搁不得,只得抹黑前进。

等军队离开,姬赵二人才忙唤回家人,姬郎中上门宽慰赵木匠。两兄弟谈起参军儿郎,又是担忧,又是羡慕。“**也好,红军也好,都是爹生娘养的,来自人民,抗日杀敌也是为了人民,都是好样儿的!”“那军官说了,他原是红军的,现归了**第四军,国共合作,一致对外哩!”“好,需是这样才对,自己人跟自己人打个你死我活,这才让外国鬼子有了可乘之机嘞。”

两人又谈起苗汉不和的纷争,都束手无策,只剩叹息。

预知后事,且看下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