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业火焚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二十章 毁尸灭迹妇人歹毒,以一敌二垚山神勇(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等处理完死者后事,与他要好的亲友瞒了他的家人,专门挑夜深人静的时候,往勺儿村来寻前后因果。打也打了,砸也砸了,不论怎样软硬兼施,村人只道没见过,不曾听说。没奈何,只得抢夺些略值钱的物事,也算不空手而归。一连流窜光顾几次,只弄得这村人苦不堪言,只暗暗咒骂陈家两口子狠毒没脑,坑害了自己。

纸又哪里包得住火,不多日,苗寨上下都知老管事的死另有隐情,止真相难以水落石出。父兄死因迟迟没有进展,中年苗汉和青年苗儿一合计,决定擒贼先擒王,在罪魁祸首罗垚山口里掏出真相来。

这叔侄二人私下跟踪罗垚山几日,见他随时有人来往,下手不得,只得按兵不动,伺机图之。这一日,垚山辞过亲友,独自往河对岸的寨子寻人。苗家叔侄于是各执火统,悄悄跟上,候他远离人户,孤立无援。

却说垚山,这几日心里不安,一个人出门怕遇不测,常双枪不离身的。这天刚出门,便直觉有人跟踪,倒也全然无惧,只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故时时处处小心提防。不一会已远离了人烟,到河边上,四处张望,只见几叶扁舟在河边散漫浮动,哪有渡船人的影子?

大河奔腾不止,湍流浑黄,猛兽般咆哮着;旁边是小河倒是轻盈舒缓,清湛的河水,恍若碧绦玉带;两河交汇,清者难清,浊者自浊。

波涛澎湃声夹杂着枝叶拂风声,微微的脚步声——垚山急回头,见远处两人皆执枪相对,自知不敌,慌忙奔到河边,纵身跳下,消失在浪花里。

叔侄二人本想打断他手脚,拉回去问个明白,再结果了他。怎料他如此惊灵,无奈何,谅他能游多久,遂举枪严密观测水面,等他露头。垚山也知洪汛期,难一口气游到对面,倘中途换气,不成了活靶子?于是潜入水底,游了一段,趁二人不注意,游到一个石头边。一手扶着石头,一手甩手枪上的水,子弹上膛,瞄准一人,扣动扳机,却是哑火了。

原来这枪沾了水,就不灵光了,幸亏那叔侄二人未听声响,不曾注意到他。垚山于是寻了一处隐蔽的石头,把枪和子弹放在上面晾晒,自己则潜回水中,侦查有利地形,计议如何应对二人。所幸骄阳正好,风时时掠过林梢,二人未能发觉他影踪。不一会,琢磨着枪上水分干了,垚山才悄悄浮到石头后,上膛,瞄准一个,开枪。

砰!青年苗子应声倒地,他叔见状,慌忙找了掩体,举枪装填弹药,伺机反击。垚山丢了目标,捏了一把汗,慢慢探出头,砰!前面的石头上闪烁火花,碎砾四处飞溅。垚山慌忙躲下去,往头上一抹,自被碎石擦破了皮,鲜血汨汨流下。知那火枪装弹费事,垚山决定主动出击,于是往有掩体的地方,迅疾移动靠近那苗。

苗汉见他缩头,不知是否中弹,保险起见,立即填装弹药,警惕地看着那方。忽听脚步声移动,知他未死,也顾不得真相,复仇保命,需是射杀了眼前之敌。他原以打猎为生,枪法自是有把握,只敌人狡猾,心里不免有些怯他。

垚山跳到一处,见对方所处位置利于射击,只恐他先发制人,不敢妄动。见旁边有石子,捡起丢开,引他开枪,不料那苗枪法奇准,他手才露,铁弹已伴着声响找上来,一阵剧痛,手一臂已耷拉下来,失去了知觉。血滴答着涌出,垚山知遇了劲敌,不敢怠慢,只咬牙忍痛,探出头看,那人正慌忙装填。机不可失,千钧一发,垚山单手瞄准,射击,一气呵成。

只听枪响,那汉子已倒在地上抽搐,枪也滑落到一旁。垚山不敢大意,用嘴咬着枪,上膛,再发一枪,那苗于是不动了,他才近前。只见汉子面上中弹,脑子都打了出来,河水散发的鱼腥味和着血与脑浆的腥味,垚山却感觉极其清新轻快。

再来寻另外一人,那青年苗儿已苏醒,警惕地看着他,心若死灰。垚山见他只伤了一臂,方才乃是痛得昏厥了,心想自己枪里已没有子弹,又流了这许多血,哪里补得了枪?又怕他反扑,于是道:“小兄弟,我与你们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打死了令叔,实迫不得已。你父的死,实与我无关,天地可鉴,若有虚言,叫我不得好死,死无全尸。”

青年不言语,用手堵着伤口,脸色煞白,站起身,天旋地转,正想看他动作,已不见了人影。

毕竟不知两人命运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