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业火焚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章 郎中漫谈山野事,老树无辜作柱梁(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那善德见他先是大喜,又略有些颓然,魔怔着去拜那树,已料到五六分,只问道:“这地可还用得?”那先生摸着长须,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去下一处罢!”“先生初时大喜,想是这地能凑合的,何以劳心费神?”“地虽极好的,只没福,还去另寻一处妥当些。”

善德心道是自己钱给的少了,这老儿觉着不爽利?或者想混过自己,他倒暗中占了!便道:“只劳烦先生,事后必有重谢!我代代儿孙都不敢忘了您的恩德。”那老闻言笑道:“我既答应姬大夫,必不敢怠慢了的,这一地虽是极神妙的,可属这仙修行了,怎敢触怒了他?”

两人又找寻一阵,虽物色了几处,都不及这树下,那先生也明言了,只让他自去斟酌。又嘱咐他开工日子,房子朝向,四周种植花草树木的讲究,才领了茶饭辞别。

那善德本素来强惯了的,哪信什么修仙得道的事。想到那树竟占了风水宝地,恨恨不已:“深山老林,千百年的树木自是常有的,树而已,又不会言语,难道真住了神仙?”计较罢,便打定主义非是修在那不可,于是一边与银钱请熟识了些的邻里带了下人去购置材料工具,订砖瓦,一边自去请赵木匠主持全局。

良辰吉日,如期动工,那乡里的听说他要在这方定居,都不请自来,挖土平场地的,砍树的,搬石头的,用牛马去窑里运砖瓦的……远亲不如近邻!不几日,房子就初具规模来。

这一日,那赵木匠做完活计,说只差最主要的几根顶梁柱,和长房梁,就可以立起房子(这边的木屋一般是在地上基本制做好了框架拉立起来,才再按榫卯结构增补),才好打理其他地方。“这房子越大,承重就大,柱子需大而结实的,梁需长且粗的。”

善德闻言,大喜道:“这正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呢,我这里愁这树挡了日头,不受看,正要砍了它哩!”于是集结了青壮伙子们,寻了工具,就去伐树。

那树虽是砍了重新长大的,可也生了几百年,一群人砍的砍锯的锯,也满打满算花了两天才砍倒。于是先去了皮,把梁柱用料卸下,晾晒在采光处,只等阴干了合用。多余的木料,用长锯改作板子,推刨刨得光滑了,也还晾晒干了用。

炎夏天气,不几日那梁柱便脱了表面大半的水分,于是众人一齐出力,将它立的立,架的架,具安在房子框架里。随着本村和外村请来的百十号人的呼和,一间宽大宏伟的木房缓缓矗立在勺儿村最平整的一片土地上。

接下来的十几天,赵木匠带着儿子和徒弟们上蹿下跳,敲敲打打,又给顶上码好瓦片,下面一些地方用拌了石灰砌上砖。村里自有人烟以来最大房子完美交付。

善德买办了家具,自己和老母亲,一妻两妾,三儿四囡,一十二个仆人小厮,一十三个丫头妈子全搬进房子里住下。又物色了漆匠把房子上了漆,红门黄墙,沥青色的瓦,这前无古人,后几十年也再无来者的豪华房屋就竣工了。

这善德于是买了一头肥猪,两只羊,十几只鸡鸭,大摆酒席,请了村坊四境的人来吃。这边人大都没有多少钱银傍身的,便多是送他些布匹,有的也把自家开垦的田地匀些给他。

他这才知这间原是官家不知的,土地也没个契约,于是暗生一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