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烟:烟草走私的黑道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7章(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马上记住,,如果是UC/浏/览/器可能会转/码,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成功与失败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世界上有很多失败的人,他们总是不屑于做这种事,或者在机会出现的时候表观得非常迟钝,所以他们输给了别人;这世界上也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总是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在机会眷顾的时候果断出手,所以他们成了人上人。其实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对等的,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马同林和宋青一前一后朝村子里走去。

他是来这里视察市场的,每隔一两天,他都要来槐树村转一圈,看看行情,比如什么烟卖得好,什么烟缺了货,什么烟涨了价,以便于他能在第一时间联系货源。

他能走到今天,和他的这种敏感与勤奋是分不开的。成功与失败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世界上有很多失败的人,他们总是不屑于做这种事,或者在机会出现的时候表现得非常迟钝,所以他们输给了别人;这世界上也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总是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在机会眷顾的时候果断出手,所以他们成了人上人。其实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对等的,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一路上,不断有人和他打着招呼。他是这里的红人,这里的货很多都是出自他的手中。曾经,他也在这里租了一处民房,做私烟的二级批发商,虽然时间不长,但足以让他熟悉这里的一切。

那段时间是他从卖假烟到接触返销烟的转折点。让他下定决心彻底脱离假烟零售这个行业,转做返销烟,是缘于一件突发的灾难。现在看来,他应该感谢那次灾难,因此那次转变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是1998年夏天,他刚刚离开县城,带着十五万块钱来到S市。他并不茫然,但是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出路,自然而然地延续起了旧生意:找了一个店铺租下来干他的烟草零售,有真烟,也有假烟。

在经历了短期的生意惨淡之后,大城市的优势迅速显现出来,月收入万元如同探囊取物,恰巧不久又赶上中秋节,发了一笔送礼的财。

他觉得日子过得还算可以,除了有一点不好:大城市里的人嘴太刁,虽然每天他都能卖出比以前多几倍的假烟,可是差不多有一半的货会被退回来。虽然赚得不少,但每天被退货终归是一件烦心的事,而且,他有点担心,长期这样下去,终究会有一天所有的顾客都对他的店失去信心。

没多长时间,他知道了返销烟这种东西,也知道了槐树村这个地方,就经常去那里转转看看,进进货。毕竟,他的烟店还是需要一部分真烟来支撑的。

他曾经想过在槐树村租一处民房做返销烟,但始终下不了决心。毕竟,假烟的利润太有诱惑力了,随便卖一条假烟,一天的房租和店铺里所有的开支就都赚出来了。赶上运气好的时候,一天就能赚两三干块钱,那种快感真是无法比拟。

当然,靠卖假烟发财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你无法掌握任何事情,只能守株待兔似的等着撞大运,骗到一个是一个。如果你今天运气好,那就赚个盆满钵满;如果今天倒霉,那就只能喝西北风。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终于有一天,灾难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那天生意很不好,一上午都没什么人买东西,只卖出去了几盒单盒的烟,连顿饭钱都没赚出来。临近中午的时候,进来了三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看他们的穿着和气质,马同林感觉到他们是来给自己送大钱的,他立刻精神了。

果不其然,他们在看了一圈之后,点名要两条“中华”。这种烟当时的市场价是四百元一条,马同林当然会给他们假烟,假烟的进货价只要十二块一条,两条烟就能赚七百多块钱,马同林心中暗喜。

“我给人送礼用的,价钱高低没关系,务必要保证质量。”买烟的人反复叮嘱。所有送礼的人都会这么叮嘱,马同林早已经习惯了,听见当没听见。

“你就放一万个心吧,我这儿从来不卖假货,你就是说明了要假烟,我都给你拿不出来。这烟要是有问题,一条我赔你一万块钱!”这句话马同林背得太熟了,几乎一字不差。

那几个人付了钱,拿起烟,临出门,又折了回来,说:“对了,麻烦你给我开张票,要正式发票,报账用。”

马同林心想,这帮蛀虫,吃国家的喝国家的,最后还拿国家的钱买烟送礼,不坑你们坑谁?他麻利地把票开好,签上名字盖好章,递给对方。

对方把票收起来走了。妥了,这一天算是没白过,七百多块钱就这么轻松地赚到手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