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成炮灰后,沉迷事业为国献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71章 战阻(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招岚在陇右待了三个月,刺史派来的农事“专家”在听说亩产千斤的粮种也是用相似方法培育出来的时候,全都收起了先前的小算盘,用心学习,恨不得把郁郎君的每一个语气词都记录下来。

这是他们再上一层的绝佳机会,只要脑子没毛病都不会放过。

招岚结合当下技术条件调整了选育方法,又挑了当地最平常的草木来做实验(粮食的生长周期太长了),农事“专家”们每天都跟打鸡血i似的。篳趣閣

不过招岚并没有天天和这群人待在一起。

这一日天气晴朗,她和赵十七正在甘州骑着骆驼北上,到蓼泉守捉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快马疾驰,赵十七立即认出那是甘州刺史身边的刀吏。

“郁郎君,有战报,还请速速与我回去!”刀吏气喘吁吁,刺史让他快点寻郁郎君回去,这一路便不敢有半分耽搁。尽管他心里也奇怪,杨帅的战报为什么非要郁郎君看?巴巴地从秦州快马送到他们甘州。

不止刀吏想不通,甘州和秦州的刺史、别驾、治中等也想不通,可杨嗣的亲兵指明了要送到郁郎君手中,他们也不敢不从。

这一趟招岚和赵十七带足了干粮和水,本来要顺着弱水去同城守捉的居延海看看的,眼下也只能打道回府。

回到甘州张掖,刺史等都眼巴巴地看着招岚拆开盖了杨嗣印章的泥封,抽出两张信纸。

纸上字迹工整优雅,应该不是杨嗣亲自写的。招岚见过杨嗣的字,只能说字如其人。

看完后招岚笑起来:“杨帅大捷!”

众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更加迷惑了,按理说杨嗣的大本营在剑南,捷报应该传回剑南才是;即便陇右十四州归附杨嗣麾下,那捷报也应该给十四州的总管,为什么偏偏要先给郁郎君看?

虽然怀着疑惑,但他们还是将捷报一一传阅。

杨嗣用两个月攻破了山南道,如今已经继续南下去了黔中道,且山南道总管会派遣官员往剑南取稻种,杨嗣的意思依旧是少给点,不能一下把人喂胖了。

甘州刺史顿时想到了自己派人往剑南求粮种的事,陇右毕竟不是杨嗣的根基,有所保留也无可厚非,只不过内心总是有点不平衡罢了;如今见山南也是这样的情况,甘州刺史顿时平衡了。

之后陇右各州都宣扬了此次大捷,官吏们再一次认识到杨嗣的不凡,内部也更加稳定。

不过招岚不知道的是,在大军启程黔中道之前,杨嗣和掌书记发生过一次争执,根源是山南襄阳的一个大美人。

掌书记的意思是送给郁郎君,杨嗣觉得有窥伺之嫌拒绝了,之后又见杨嗣和大美人说话,掌书记就觉得杨嗣是想自己留下,处于本心想要规劝,说日后要是郁郎君知道杨嗣看见大美人就自己收了,丝毫不顾念主公,有藐视僭越之嫌,杨嗣为了证明自己对大美人没兴趣,干脆做主把她嫁给了当地的士族。

两人这才放下争执。

谁也不知道若没有这两人掺和,大美人将来是要进杨胄后宫的,也是原剧情中与郁招岚庶妹斗地最厉害的后宫战斗机。

且说杨嗣行军一道,山南和黔中一样多山多水,迷彩服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攻破了黔中道后大军却没有一直南下入岭南,反而转东攻江南。

然而,一直所向披靡的大军在江南遭遇了巨大的阻碍。

江南虽和黔中一样水系丰富,但黔中却不比江南开化,军械军备落后的情况下根本禁不起杨嗣大军的倾轧。

可江南有水师,杨嗣在水上吃了几次大亏后只能暂时按兵不动,同时派掌书记带心腹出使。

然而谈判也失败了,因为江南刚好有一个前朝宗室子被奔逃的士族拥立为帝,并打着复国的旗号,不可能臣服于前朝节度使。况且江南粮产丰富,剑南的粮种并不能带来多大的诱惑。

掌书记立即写了两封信,一封给留守剑南的好友崔逢春,另一份则送到了招岚手中。

招岚给了回信:暂弃江南,取淮南封长江,断其北路。

十月中,杨嗣控制淮南长江流域,因淮南北面有河南和都畿道势力控制,双方暂时呈观望状态。

十一月,招岚和崔逢春前后抵达淮南江都。

招岚离开的这段时间,崔逢春重点培养了薛二,如今剑南事宜便是薛二在主持,苏家人从旁协助。招岚来的时候则带了陇右的战马,当初让杨嗣先攻陇右不单单是因为距离近,更要紧的是那边的战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