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42集:金莲巧制新奇物(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绮罗阁的日头刚过正午,窗棂上的雕花投在地上,拼成细碎的图案。潘金莲坐在梳妆台前,指尖捏着一根绣花针,却半天没绣下一针——针线上的丝线绕了好几圈,最后还是松松散散地掉落在锦缎上。她的耳朵像被施了法术,明明门窗都关着,却能清晰地听到隔了两个院落传来的声音:那是李瓶儿在吊嗓子,“咿呀——啊——”的调子又亮又脆,带着专业戏子的婉转,每一个转音都练得恰到好处,时不时还夹杂着丫鬟们的喝彩声,“姨娘唱得真好!比戏班的角儿还强呢!”

不止是声音,连气味都能飘过来。一阵甜腻的香气顺着窗缝钻进来,混着牛乳和蜂蜜的味道,还有点陌生的果香味——不用想也知道,是孟玉楼在试验新点心。前几日她就听说,孟玉楼花了五十两银子,从京城请了个退休的御厨,此刻怕是正围着御厨,学做那些外面见不到的精致吃食。

这些声音和气味,像无数根细针,扎在潘金莲的心上。她放下绣花针,走到窗边,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窗棂上的木纹——再做点心?孟玉楼有御厨,她比不过;再做香露?李瓶儿早就让人学着做了,听说还加了更贵重的龙涎香,她的“醉春香”早就没了新意。必须得拿出点不一样的,是那种所有人都没见过、想都想不到的东西,才能在那天的家宴上站稳脚跟。

她回到桌前,趴在桌上,胳膊撑着下巴,脑子里像翻浆糊一样。现代的那些东西,电视、手机、电脑,想都别想;汽车、飞机,更是天方夜谭。她能记得的、能用古代材料做出来的,到底有什么?

她盯着桌上的胭脂盒发呆,盒子是描金的,打开后里面的胭脂是粉红色的,用细簪子挑一点,能画出好看的唇色。她又看向镜子,铜镜里的自己脸色苍白,眼底带着青黑——这几日愁得睡不着,连觉都睡不好。镜子……光……她突然坐直了身子,目光扫向窗台。

窗台上放着那盆兰草,是孙雪娥来那天被打翻的,后来春桃小心地扶了起来,浇了几天水,竟长出了新的嫩芽。此刻阳光正好照在兰草上,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一圈圈的,像小彩虹。

“光……折射……”她嘴里念叨着,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模糊的影子——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对!万花筒!她记得万花筒里面有彩色的碎纸,透过镜片看进去,能看到无数对称的、会变的图案,特别好看!还有走马灯!过年的时候街上卖的走马灯,点上蜡烛,里面的画片就会转,像小人在跳舞!

这两样东西,原理都不复杂,不用现代科技,用古代的材料应该能做出来!而且,这个时代的人肯定没见过,到时候拿出来,绝对能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她激动得一下子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划拉出刺耳的声音。可刚高兴了没一会儿,她又蔫了下去——材料怎么办?万花筒需要镜片,走马灯需要薄纸和细竹篾,这些东西在府里可不好找。

先从万花筒开始。镜片是关键,她需要透明的、有点弧度的东西。府里的镜子都是铜镜,不透明;窗户纸是麻纸,也不行。她想了想,突然想起前几日听门房的小厮说过,有个洋商人来清河县卖货,其中有“千里镜”和“眼镜”,都是透明的玻璃做的。

她立刻叫来了春桃。春桃刚走进来,手里还拿着要洗的衣服,看到潘金莲一脸急切,赶紧放下衣服:“姨娘,您叫我?”

“春桃,”潘金莲拉着春桃的手,声音压得很低,“你去门房找王小厮,就说我想找一小块透明的玻璃片,最好是有点弧度的,越小越好。你跟他说,不管花多少钱,都要给我弄到,而且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尤其是春梅姑娘,还有其他院的人。”

春桃愣了一下,疑惑地问:“姨娘要玻璃片做什么呀?那东西可贵了,听说一小块就要好几两银子呢!”

“你别管那么多,照我说的做就行。”潘金莲从妆奁里拿出五两银子,塞到春桃手里,“这些钱你拿着,不够再跟我说。记住,一定要偷偷的,不能让别人知道。”

春桃接过银子,沉甸甸的,她点了点头:“姨娘放心,奴婢一定办好。”

春桃走后,潘金莲的心一直悬着。她坐在屋里,每隔一会儿就去门口看一眼,生怕春桃被人发现。直到傍晚,春桃才偷偷摸摸地回来,手里攥着一个小布包,脸色还有点发白。

“姨娘,奴婢给您拿来了。”春桃把布包递给潘金莲,压低声音说,“王小厮说,这是从一副破了的洋眼镜上拆下来的,就这么一小块,花了四两银子。他还说,这东西少见,让咱们千万别露出去,不然被其他姨娘知道了,肯定会来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