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法道成仙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二十二章 三才归元(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石健早已料得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

芦姓老者连声称赞,三人坐在石桌边又举杯畅饮。

升老丈得意洋洋地说,“芦兄,今日如你所见,可知我并非妄言吧!哈哈哈。”

“巴光诰小友果然是一代文杰,某也是孤陋寡闻了!今日得见,幸甚幸甚!”说罢,与石健对饮。

“升兄,小友是你介绍的,来,我给你温一盅。”芦姓老者伸出右手,指尖催出真气,竟起了明火,将盅内酒温热一番。

这一手实际上是向升老丈炫技,得益于芦姓老者修炼的火之道,可使真元显火。

那升丈接过酒盅,心知自己修行是为水之道,行不得此技,无奈摇了摇头,一口喝掉酒水。

芦姓老者相当得意,以前自己的辞文胜过升丈,今日却被升丈介绍的石健比了下去,料得那升丈气势要长,又以温酒之技压住对方。

但芦姓老者对石健倒是佩服的很,握住石健胳膊,想要与他畅饮。一搭之下,神情惊异。

“小友才气甚高,修为不应如此。”又沉思片刻,“你真气不稳,似受过重伤?”

升丈听闻之后,也连忙上前,搭了石健脉搏,“咦,真气时聚时散,修为涨跌,似如潮水起伏!似气海之壮大,看来原先也在炼神境之上!”

“晚辈的确是受过伤,也在困惑修为跌落之事,还未寻得疗伤之法!”

另两人听后连连点头,芦姓老者又说道:“今日辞文不及小友,明日午后可与小友再来一番饮酒赋辞,望小友务必再至于此。”

石健回去之后将这两日石岗所遇之事说与冯迎异听,冯迎异奇怪道:“这巴陵之地未曾听说有高人,想必也是他乡之客。”

半晌,像是想到什么,冯迎异拍腿说道:“光诰老弟,我想到了,这两人必定是郢都来人,恐怕还是贵人!”

“如何见得?”

“我们之间相互称名道姓,但此二人如何称你?巴光诰!这是因你为巴人,以国称你,才与他们相齐,那他们必是自认名门中人!”

石健心想,以文会友,何况他们也未尊长卑幼,只当寄情山水之文人骚客罢了。

恰在此时,公输班满脸笑意来寻二人,说是在大泽底部发现大批量乌木,石健和冯迎异也是大惊。

这乌木又名水沉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由地震或洪水将地上树木全部埋入古湖底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因而十分稀少。

三人前去现场一看,匠人们正在挖掘乌木,已经挖掘出来的至少有四五十棵。

“有了!”石健看见一个造型奇特的树根说道:“公输先生,可否借我一个乌木根盘,我且用来做一个乌木曲水!”

说完,将自己心中的设想说与另二人听,另两人倒是称叹石健心思奇巧!三人又找了些帮手,连夜将那物件做成。

第二日,石健刚过中午便将乌木曲水放置到石岗上,等候另外二人前来。

不多久,升丈和芦姓老者一起上了石岗,一来便瞧见一个乌木物件,两人饶有兴致地绕圈而看。

“小友今日也是有备而来?”今日换了一身青衫的芦姓老者问道。

“此物乌木所制,以供流觞曲水,诗酒助兴!”

“原来如此,我知道了!此乃水沉楠木,雕木如沟渠,置水入内,再以酒盅浮于水上,盅随水走,停在谁那里,谁就吟诗赋辞!所谓曲水流觞是也!”升丈说完,便把三个酒盅放入其中。

“奥,我是看出来了,小友还是向着升兄呀,你所修行之法乃是水之道,乌木中水还不是由你控制。”芦姓老者笑道,“不过今日我也是有备而来!不述情短情长,但咏豪志。”

“不会是一夜未眠,搜肠刮肚吧!哈哈哈。”升丈笑道。

两个老者开始斗嘴,看来是一对老相识,也是一对冤家。

“闲话少说,开始吧,酒盅停在谁面前谁就吟诗赋辞。”芦姓老人停止了和升丈的斗嘴。

酒盅在乌木曲水中漂了一圈,最后停在升丈面前。

升丈端起酒盅一饮而尽,“那我就先开个头,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把酒当歌,南望千山!”

“哎呀,升兄今日倒是旷达,不似你往日风格!再来流觞!”芦姓老人说。

这一次轮到了石健,石健也是一饮而尽,酒入口中,诗兴大发,“气蒸云梦,波撼巴陵,九州之间,与大谁让!”

酒盅这一次轮到了芦姓老者,“不想今日各位尽是如此豪放!”

“不是你提议的吗?我倒想听听你想了一夜的章句到底如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