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嗣敢出面打御前官司,自然是早已做足了准备,尽管李显这个问题刁钻无比,可其却是答得滴水不漏,于道理上似无可挑剔处。
“按武尚书所言,江陵郡王对粮仓被袭一事其实并无所知,本宫没理解错罢?”
李显本身就是断案之高手,自不会被武承嗣这看似合理实则压根儿经不起推敲的道理所迷惑,不急不躁地往下追问道。
“这个……,应该如是,然,微臣解释过了,那陆前所为之事乃是受了江陵郡王的密令所致,按刑律而论,江陵郡王断难逃过主谋之认定,此乃不争之事实,非是微臣逾法乱定也!”
一听李显如此问法,武承嗣心中登时便涌起了一阵的不安,然则口头上却是不肯服软,一口咬死李贤便是幕后之黑手。
“有劳武尚书了。”李显没再往下追问,而是淡淡地谢了一声,旋即便再次转身,面朝着高宗夫妇,躬身行了个礼道:“启禀父皇、母后,儿臣以为此案六哥虽是有牵连,却实非主谋者,当初六哥黯然离朝之际,或许是有些怨言,但绝无乱朝纲之心,正所谓说者无意,听着有心,那陆前等人往昔皆蚁附六哥,希图从龙之功,硬将一时气话当密令,方有此大逆不道之夜袭,其罪自是当诛,儿臣对此别无异议,唯六哥却是被小人牵连所致,虽有过,却罪不至死,儿臣肯请父皇、母后明察!”
“荒谬,按尔如此说法,但凡主子犯了案,只管往奴才身上推了去,便可平安无事了么,嗯?”
李显所言自是不无道理,高宗闻之,登时便是一阵大喜,嘴一张,便打算顺着李显的话头发挥上一番,然则不等其开口,身旁的武后已是抢先发了话,毫不客气地呵斥了李显一番,竟是半点脸面都不给李显留下。
“母后明鉴,儿臣并非为六哥脱罪,只言事实耳,实情便是六哥对粮仓被袭一事并无所知,下头人等胡作非为,六哥实有不慎言之过,亦有御下不严之责,然,主谋一说,儿臣以为着实不妥,当以牵连之过论处,此儿臣之浅见耳,还请父皇、母后明察。”
武后这等怒气勃发之下,气场自是极大,群臣们都不免为之一惊,可李显却并无甚特别的反应,只是恭谦地躬了下身子,心平气和地解释了一番。
“嗯,朕亦是这般看法,显儿斯言甚合朕意!”
高宗刚才落后了半步,被武后抢了先,这一回可是憋足了劲的,李显话音未落,他便已是一击掌,很是兴奋地下了定论。
“父皇圣明!”
该说的李显都已是说过了,剩下的事儿李显可就不想再多理会了,这便紧赶着称了声颂,退到了锦墩子处,一撩朝服的下摆,端坐了下来,竟是不打算再多言了的。
“陛下圣明,妾身以为便就此罪断了去也好,承嗣,尔身为主审,当依律断罪,如今江陵郡王诸罪已定,那尔便给出个判决来罢。”
武后杀李贤之心甚坚,不单是因着一向讨厌李贤的缘故,还有着为将来夺权扫清障碍的考虑,自是不会就此作罢,这便顺着高宗的话头,也称颂了一声,旋即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将判罪的权力交到了武承嗣的手中。
“诺,微臣遵旨!”武后既已放了话,武承嗣自不敢怠慢了去,会意地谢了一声,而后假作沉吟状地略一思索,紧接着,眉头一扬,高声禀报道:“启禀天皇陛下,天后娘娘,依我大唐律制,江陵郡王两罪并罚,该处流三千里之罚,然,其本有谋逆之前科,今又犯案,数罪当并罚,累加之下,当赐三宝,以明正典,恳请陛下、娘娘圣裁!”
“嗡……”
武承嗣此言一出,朝臣们忍不住再次哄乱了起来,显然对此判罚颇多争议,只是众人议归议,却都是私议,并无一人敢站出来表明态度,便是李显此番也稳坐着不动了,至于高宗的脸色么,却是瞬间便垮了下来……
第六百四十一章激争连连(下)
“这个,这个,当不致于罢,朕,朕……”
高宗原本是满怀期望的,可没想到绕来绕去,依旧还是个赐死之结果,一时间竟不知说啥才好了,实际上,也就是其弱懦的性子使然,若是换个皇帝,要想赦免自己犯了罪的儿子,不过就是一句话罢了,哪怕是法外开恩,也不算甚难事,偏生高宗性子弱,又担心着武后闹家务,愣是不敢将这么句简单的话说出口来,只是一味地在那儿犹豫再犹豫,当真是可怜到了极点。
“陛下,贤儿自幼聪慧,又善诗书,臣妾爱之深矣,管教便少了去,未能矫正其偏激之个性,以致有今日之悲,皆臣妾之过也,呜呼,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古之大悲也,臣妾此际心如刀绞,奈何家国素来无法两全,臣妾实不敢因私情而罔顾了国法,唯忍痛而割爱,他日贤儿要怪,就怪妾身一人罢。”
高宗这么一犹豫,大局显然已是再难有甚改观之处,然则武后却兀自不肯放松了去,这便抬起衣袖,抹了把强挤出来的眼泪,红着双眼,悲切无比地望着高宗,哀哀切切地自请起了罪来。
“这,这……,唉,这皆是命啊,又怎能怨得媚娘,朕的儿啊,呜呜……”
高宗终究是个惧内的主儿,原本尚想着为李贤再多做些努力,可一听武后如此说法,却是真没胆子再往下闹腾了,万般无奈地首肯了武后的决断,只是内心里的悲却是怎么也止不住,话只说到半截子,便已是老泪纵横地嚎啕了起来。
“陛下,还请节哀,您的龙体要紧啊,您若是病倒了,叫臣妾又该如何是好,陛下,朝臣们还有正事要奏,臣妾恳请陛下节哀。”
武后演技高明得紧,唱完了白脸,这会儿又唱起了红脸,左右好坏人都她自个儿一肩挑了去,那温婉的语调,哀婉的表情,无一不透着真性情,当真令人拍案叫绝不已。
“朕,朕,唉……”
高宗虽兀自难过不已,可毕竟不是昏庸之主,被武后这么一打岔,猛然醒起此际尚在朝议之中,无奈之下,也只得伸出大袖子,胡乱地抹了把眼泪,摇了摇头,发出了声幽怨至极的叹息。
“粮仓遇袭一案便以武尚书所奏照准执行,诸公可还有甚异议否?”
这一见高宗已然不哭了,武后心情自是微松,可也没再多劝,而是紧赶着便下了懿旨,将此案彻底盖棺定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