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容易!”
招岚立即朝那人看过去:“先看完资料再发表意见!”
那人闭嘴了,所有人都开始看资料。一开始还有人漫不经心,但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
当年第一批需要配合器械才能使用的药品出现的原因其实源于药物的不稳定性,为了保持向全国各地输出药物,不得已在其中添加的稳定剂。
那原本是医疗行业的一次大胆尝试,后来却越走越歪,最终成为敛财工具。
为了敛财,药品稳定剂的发展其实有意被上层压制,但研究团队发展至今,并不是说研究不出来。
招岚给的也不是什么稳定剂,而是一批低成本、高效果的药物说明。
当然,核心的东西是不能给他们看的,资料上主要罗列了药品分类和一些成本计算。
以最简单的感冒药为例,严氏医药的感冒药是市面上卖的最好的,也就是88一片三天一疗程的那种。
和给周部长的配方不同,给股东的配方可适用的人群更广,当然成本也比较高,一片大概需要2块钱,但定价却定在了58块,刨除包装、运输、人工、生产线等非原料成本之外,纯利润高达23块。
利润只比88一片的感冒药低5块钱。
但价格优势让它天然地就会多一批购买者,而另外两家医疗企业也有感冒药,质量打不过严氏就在价格上做文章,但成本摆在那里,再降也只能降几块钱,最后年销售额还不如88的。
严药房口碑在外,不愁没有人尝试。
病人对药物一向敏感,吃什么药能缓解症状病人自己感触最深。
有人开头,后面的路就轻松地多。
再比如j39一类的特殊药物,经过招岚改良之后已经不需要医疗器械辅助,坚持使用就会达到和j39一样的效果,但相应的价格就会低廉很多。
医院3万一次,严药房3千一盒,但招岚给的定价是8百。
隐约中,有人闻到了硝烟的味道,不禁猜测小严总和沈家退婚是不是因为沈家做了什么特别过分的事,让小严总气到如今,并展开报复?
一旦药物不再需要高昂的医疗器械辅助,医院起码一半的机器将沦为废铁,沈氏能从中赚到的钱会大幅度缩水。
自从沈氏在医疗行业尝到甜头后,重心就一直在往这方面移动,小严总这么做根本就是在断沈氏的财路。
袁总最先看完所有资料,心里虽然觉得不切实际,但小严总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也不像在骗人,还是值得期待一下,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就算价格降下去,国内也没有那么多病患用我们的药。”
“目光不要只放在国内,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横扫全世界!”招岚气定神闲,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袁总不太赞成:“国外的医疗行业比我们发达,我们很难在国外立足。”
他们药物不是没有出口,但价格总是被压地很低,利润有,但远不如在国内赚得多。而且出口的药物很依赖沈家的器械,小严总明显是要和沈家翻脸,出口这条路不太好走。
“没有尝试过怎么知道不行?我们可以先打开国内市场,得到实际验证后再对外销售。”招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很有信心,这并非盲目自信,而是对比过国际上同类产品后得出的理性结论,是有具体的数据支撑的,只是当下还不方便拿出来给大家看而已。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各有计较。
招岚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最后说:“我准备重新成立一个品牌,主要做的就是这些药品,我本人以技术入股51%,剩下的你们自己衡量要不要跟,具体事宜和梁经理商议,我还有事先走了!”
“对了,你们只有两天的时间考虑,如果没有人愿意来我就自己干了,别等赚钱的时候才跑过来说我不带你们哦~”
众人这才惊觉,以小严总的资产,根本不需要他们支持,自己干还不用把钱分给别人。
所以,这是几乎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
一场会议,真正想要讨论的事没有人管了,股东们像是一群闻到腥味的鲨鱼,不断分析着各种利润构成,竟然渐渐忘了时间,等他们反应过来,天已经暗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