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末世之重生去囤货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97章 第97章(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皇帝一边让三司的人审问刘景钊的罪责,一边和诸位??人商议赈灾事宜。

甘陇县辖四??镇四??乡,六万人口。

其??县镇人口两万,乡下人口四万。

此次甘陇县玉米颗粒无收,影响人数高达五万,若不是楚王的军队在一旁威慑,甘陇县此时??会更加混乱。

皇帝决定向甘陇县拨十万担粮食和五万两白银赈灾,同时任命户??尚书和礼??尚书作??钦差前往甘陇县主持赈灾事宜,户??尚书??主,礼??尚书??辅。

甘陇县百姓的神经此时最??敏感,县令人选事关重??。????时候去甘陇县担任县令稍有差池,??有可能承担百姓的怒火。若是不能将百姓安抚下来引导民众回归土地,再次引发暴动,新县令可能??要步刘景钊的后尘,天牢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若是甘陇乱了,其他的地方也跟着效仿,西北将民不聊生,??样的责任不是一??派系或者家族敢承担的。即使现在去甘陇县担任县令,将得到帝王的青睐,政治上有无尽的好处,也少有人愿意让家??精心培养的子弟去冒险。

在皇帝没有点名的情况下,各位??人明哲保身都推荐了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员或者今年恩科的进士。

上次请求刘景钊前去西北的祝文乐因??心??愧疚,求皇帝派他前往甘陇弥补甘陇百姓,但因他是皇后娘家清平侯府的人,皇帝被蛇咬了两次,受够了人言的苦,打算派遣与外戚无关的人前往甘陇县,堵上悠悠众口。

在提出的人选接连被皇帝否认的情况下,吏??尚书王尚书站出来道,“臣建议让红薯的发现者赵疏桐和其夫郎红薯娘娘前往甘陇县,赵疏桐夫夫二人??百姓带来了让他??果腹的红薯,红薯娘娘的名声在百姓??传播深远,百姓对他??十分感激,令赵疏桐接任甘陇县令,定可安抚甘陇六万百姓。”

裴侍郎目光深沉地??了眼头发花白面上一副??君王分忧的王尚书,????老东西不甘愿致仕,临走前想要咬他一口?

又抬头??向高高坐在殿堂之上的人,皇帝正在思索赵疏桐是否能承担??任命。裴侍郎了解皇帝,皇帝开始思考??件事,????明对让赵疏桐去西北的事情动了心。

裴桓想出来??赵疏桐??话,裴侍郎用眼神止住了他的动作。????时候推辞不愿去西北,??会激怒帝王。

身边??臣纷纷附议王尚书????提议。

??家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上次刘家人想要推赵疏桐??替刘景钊去西北,裴侍郎以赵疏桐没资历没能力还要参加恩科??由阻拦了,??次赵疏桐已经在庶常馆历练了半年多,该学的都学了一些,总不会没有能力办差了吧。

在西北百姓危机的时刻他不出来担当??任,什么时候出来呢。

“王尚书言之有??,皇上派遣户??礼??两位尚书??人去赈灾,又让赵庶吉士前往甘陇担任县令。甘陇百姓明白皇上的爱护,定会安分守己,不会再聚众闹事。”周侍郎启奏道。

依附刘家人和刘家结盟的??臣纷纷附和。

皇帝沉吟片刻,“裴侍郎,赵疏桐是你的哥婿,你怎么??。”

裴侍郎??两年一直是他眼??的红人,皇帝觉得要把人家女婿派遣出去,总是要问问裴侍郎的意见的。

“回禀皇上,老臣同意派遣赵疏桐到甘陇县,??君王效劳,执牧一方,是小婿??官的心愿,他之前??和老臣??过等从庶常馆出来,??会请求外放,到地方上做一??父母官。甘陇县的百姓都在种植小婿发现的红薯,百姓正如惊弓之鸟一般畏惧着父母官,小婿若是知道了定会心疼百姓主动请缨。”裴侍郎漂亮地道,赵疏桐去西北的事情阻拦不了,能索要一些好处也是好的。

皇帝被裴侍郎提醒了赵疏桐现在还是??庶吉士,??了补偿赵疏桐亲口道,“任命赵疏桐??甘陇县令,赐翰林出身,即日跟随钦差前往甘陇赴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