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递女孩穿越成靠山王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53集:秘密训练(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午后,上官悦牵着黑风,背着一个特制的马鞍袋——袋子分两层,外层装着绳索、皮料和一架纸风筝,内层则用厚布裹着拆解后的滑翔伞部件:伞衣叠成了小块,伞绳绕在木轴上,背带折叠好放在最下面——出了铁壁关,往野狐峪而去。

野狐峪果然偏僻。一条狭窄的土路蜿蜒通向山谷深处,路两旁是光秃秃的山壁,上面布满了荆棘,偶尔能看到几只野鸟从草丛里飞起。山谷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树枝的“呜呜”声,和黑风的马蹄声。

她找了一处相对平缓的山坡,将黑风拴在旁边的树上,然后从马鞍袋里取出滑翔伞部件,开始组装。组装的过程比想象中复杂,她按照手册上的步骤,先展开伞衣,检查有没有破损,然后将伞绳与伞衣的接口一一对应,再把背带与伞绳连接好。第一次组装,她用了半个时辰,期间还因为伞绳缠错了接口,重新拆了再装。

一切准备就绪,她穿戴好背带,深吸一口气,走到山坡顶端。风不大,刚好能让伞衣鼓起。她回忆着手册里的起飞要点:“助跑时身体前倾,双臂自然下垂,感受伞衣的拉力,不要急刹车……”

她开始助跑,脚步越来越快,身后的伞衣果然慢慢鼓起,传来一股向上的拉力。她心中一喜,可还没等她调整重心,就因为跑得太急,身体前倾过度,伞衣瞬间偏向左侧,她整个人失去平衡,“噗通”一声摔在地上,脸颊擦过地面的砂砾,火辣辣地疼。

滑翔伞压在她身上,伞绳缠成了一团。她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看着缠在一起的伞绳,心里有些沮丧,却没放弃。她蹲下身,耐心地解开伞绳,一边解,一边回忆刚才的失误:助跑速度太快,重心没控制好,忽略了伞衣的拉力变化。

第二次尝试,她放慢了助跑速度,注意力集中在身后的伞衣上。当伞衣鼓起,传来拉力时,她轻轻调整身体重心,让拉力均匀分布在背带上。这次,她成功离地了!虽然只有两三米高,滑翔距离也只有十几步,但她终于飞起来了!

可没等她高兴多久,一股突如其来的侧风刮来,伞衣猛地向右侧倾斜,她下意识地拉了右刹车绳,却拉得太急,伞衣瞬间减速,她又摔了下来,这次是屁股着地,疼得她龇牙咧嘴。

她坐在地上,揉着屁股,看着远处的山壁,突然笑了——虽然摔得疼,但这种离地飞行的感觉,比在鹰嘴岩时安稳多了,这就是现代装备的力量。

接下来的半个月,她每天都来野狐峪训练。早上在家复习手册,午后就来山谷练习,傍晚带着一身尘土和伤痕回关隘。

有一次,她尝试从更高的山坡滑翔,伞衣在空中突然遇到紊流,开始剧烈抖动,她按照手册上的方法,身体前倾,缓慢拉左刹车绳,可因为紧张,拉得太用力,伞衣差点失速。她赶紧松开刹车绳,调整重心,才勉强稳住伞衣,落在一片灌木丛里,身上被划出了好几道小口子。

还有一次,降落时没判断好距离,脚踝狠狠扭了一下,当时就肿了起来,连路都走不了。她只能坐在地上,用随身携带的草药(军医给的,她一直带在身上)敷在脚踝上,然后慢慢挪到黑风旁边,让黑风驮着她回关隘。

晚上回到土屋,她坐在油灯下,一边揉着肿起来的脚踝,一边翻看“降落技巧”那一页,在手册上画了个大大的叉:“降落前要提前观察落点,预留足够的缓冲距离,脚步要跟着伞衣的拉力调整,不能硬撑。”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半个月后,她已经能从二十多米高的山坡平稳滑翔,飞行距离能达到五十多米,还能根据风向调整方向,准确落在预定的落点上。

这天午后,她训练结束,正准备拆滑翔伞,突然想起一件事——她需要帮手。一个人训练效率太低,而且未来若是要将滑翔伞用于战场,不可能只靠她一个人。她需要一支可靠的小队,一支能掌握这门技巧的小队。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石头。石头忠诚、沉稳,经历过鹰嘴岩的生死,对她绝对信任,而且身手好,学习能力强。

第二天,她找了个借口,让石头跟她一起去野狐峪“勘察地形”。石头虽然疑惑,但还是跟着去了。

到了山谷深处,上官悦让石头等着,自己去山坡上组装滑翔伞。石头站在下面,看着她手里拿着陌生的布料和绳索,不知道她要做什么。

当上官悦穿戴好滑翔伞,从山坡上助跑、起飞,白色的伞衣在空中展开,像一只巨大的鸟,平稳地滑翔而下,落在石头面前时,石头彻底愣住了。

他张着嘴巴,眼睛瞪得大大的,瞳孔收缩,手指微微发抖,甚至往后退了一步,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见过上官悦在鹰嘴岩用牛皮翼装滑翔,可眼前这个“翅膀”,比之前的精致太多,滑翔的姿态也平稳太多,简直像在飞!

“石……石头,你没事吧?”上官悦解下背带,走到他面前。

石头这才回过神,他看着滑翔伞,又看着上官悦,声音干涩得像被砂纸磨过:“寨……校尉,这……这就是你说的‘改良技巧’?这才是真的能飞啊!”

“是。”上官悦点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这是来自……远方的技巧,能让我们在战场上更快、更安全地行动。但掌握它很难,也很危险,你怕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