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阴阳剥皮人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20-死人不会改口(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沈默盘坐在青石阶上时,后颈被夜风吹得发凉。

他盯着门环上那道暗红血痕,舌尖无意识抵着后槽牙——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

方才“你无权代问”的血字还在砖缝里渗着,像某种活物在缓慢蠕动。

他知道,残响的规则里,“代问者”的权限被锁死了,必须用林秋棠本人的“身份特征”才能撬开门。

指节抵着太阳穴,他闭起眼,记忆像被解剖刀划开的组织层般层层剥开。

林秋棠的尸检报告在脑海里翻页:左侧第二磨牙咬合面有0.3厘米的错位磨损,这是长期用左手执笔导致下颌偏斜的特征;左耳后那道蝴蝶状的烫伤疤痕,边缘有增生,说明是五岁前的意外;她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的录音,换气时会在句尾轻咳半声,因为长期吸入实验室福尔马林导致咽喉敏感……这些曾经被他标注为“无关死亡特征”的细节,此刻全成了密码本上的符号。

他摸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金属外壳还带着体温。

这是他凌晨三点在法医实验室里用声纹软件调出来的“伪声”——模仿林秋棠演讲时的喉腔共振频率,连换气时那半声轻咳都刻意保留。

当他按下播放键,自己的声音从笔身小孔里钻出来,竟真有几分林秋棠的清冽:“我要进来。”

门环突然发出“嗡”的一声,像被敲响的编钟。

锈迹斑斑的铜锁“咔嗒”弹开,震得门环上的包浆簌簌往下掉。

“进去了。”苏晚萤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侧,黑色大衣下摆沾着石阶上的青苔。

沈默抬头,看见她手里提着那只深棕色皮箱,箱扣是黄铜的,磨得发亮——那是她修复文物时用的工具箱。

门轴转动的声响像老骨头在**。

苏晚萤先一步跨进堂屋,沈默许是听见她倒抽了半口气。

他跟着进去,霉味混着一缕若有若无的药香撞进鼻腔——是避蠹香,民国时期用来防书虫的,他在古籍修复资料里见过描述。

八仙桌上蒙着层薄灰,苏晚萤戴上皮手套,轻轻拂开,露出桌面斑驳的漆色。

她打开皮箱,七枚纸质铭牌依次排开,每枚都用朱砂写着名字:杜志远、周明川、陈素芬……都是林秋棠案件里的关键人物。

“这是用她手稿纸裁的,沾过她的墨迹。”她解释时指尖微顿,“残响认介质,也认关联度。”

最靠近门口的“杜志远”突然腾起幽蓝火焰。

没有火星迸溅,就像被无形的手直接点燃。

灰烬簌簌落在桌上,竟排出三个歪扭的小字:非亲历者。

苏晚萤的睫毛颤了颤。

她没说话,只是从大衣内衬摸出一张泛黄信笺——边缘有虫蛀的小孔,边角还留着她修复时粘补的薄棉纸。

那是林秋棠写给妹妹的家书,她上个月刚做完文物修复,指腹至今还记得信纸上的褶皱触感。

她把信笺贴在胸口,隔着呢子大衣,能听见自己心跳撞在纸上的闷响。

三分钟后,她将信轻轻覆在八仙桌上。

这次,七枚铭牌同时燃烧。

幽蓝火焰像七支小蜡烛,烧尽后灰烬汇成长长的箭头,直指堂屋角落的青砖地。

“阿彩那边有动静。”门外传来小舟的声音。

他不知何时已绕到外墙根,信号器贴在耳侧,“墙面的残响波动在加剧。”

沈默转身出去时,正看见阿彩像只壁虎似的攀在旧居东墙上。

她穿的黑色运动裤膝盖处磨破了,喷壶绑在腰间,随着攀爬晃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