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炮灰集锦[综]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276 化龙(31)(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说来林宁登基时已有二十二岁, 她在一年前大婚。

其夫被册封为皇夫, 平时里称为圣人。

这其实是很微妙的, 然而再微妙也得忍着, 说到底林宁是靠实力称帝的, 偌大的王朝打下来她能占九成功劳,何况本人更是御下有道, 能人无数。

又战功赫赫, 民心所向。

便是有那不满的,或是将不满咽下去, 或是回家不满去, 端看个人选择。

便是不会随着皇朝更迭而就失去权柄的高门大族, 他们也纷纷缩了脖子,不愿意去做出头的椽子, 天知道新皇那儿有多少对付他们的良策。

新皇还真有。

这时节士族是高高在上, 而他们所依仗的, 新皇能顷刻间将其化为乌有。不过现在大家都处于蜜月期,有些矛盾还没有锐化, 秉承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则,朝上还是一派和谐的。

宋朝行政制度基本沿袭前朝, 即三省六部制。

其中改原先六部中的都官为刑部,度支为户部,遂成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六部, 统于尚书省, 而尚书省则直接对皇帝负责。

各部官员悉数到位。

皇室中人亦按照能力各有封赏, 便是宋师道这个不喜朝堂的,也在兵部挂名,而皇夫则是去了大理寺。大理寺所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秦时称为廷尉,汉因之。汉景帝中更名大理,其后时称大理,时称廷尉。

北齐置大理寺,隋承北齐之制置大理寺,到宋时并未做更改,只改大理寺最高长官为大理寺卿,初为正三品,少卿为正四品,丞正五品,可见新皇对这个执法机关是很重视的。只是最开始将皇夫认命为大理寺卿,仍叫不少人半信半疑,选择观望。

很快大家都没有了疑虑。

显然皇夫在大理寺如鱼得水,甚至还有点过了头。

不仅断案如神,甚至还是子走测谎仪,背后仿佛有一整个密探团,有好长一段时间文武百官多是这么怀疑的,尽管后面知道是他们想多了,可大理寺卿林拾光还是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尤其是林拾光后来和被拜为谏议大夫的魏征成了就差穿一条裤子的好兄弟,那所到之处简直哀鸿遍野。

说口利如刀,都不带夸张的。

新皇也是个能言善辩的,却没谁说她唇上淬了毒,大家都说她老人家是舌灿莲花。

好在也没出现过把人气吐血的状况,作为尚书令的宋智二皇叔表示很欣慰,再说如今不是他一个人直面新皇的“舌灿莲花”,他心理平衡还来不及呢,更不可能出言相劝了。最重要的是,这不仅不耽搁政令通达,反而有的政令,朝臣们本来不太同意的,照新皇那么BABALA一说,朝臣们纷纷觉得好有道理。

然后,然后回过神来后都想去自挂东南枝。

至于侄女婿?

宋智是越看越满意,心想只有这样不清纯不做作的,才能更好拴住侄女的心。

不是……

是叫宋智相信他们是有真感情的,而不是这个侄女婿是个替身。

等等,怎么越说越不太对劲了?

不管怎么说吧,新皇和皇夫感情还是很好的,琴瑟和鸣,相辅相成。也没见有其他妖艳贱货来插足,尽管如今宋智也看得很开,并不介意新皇后宫添妃多嫔的。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

永宁二年,灭吐谷浑。

帝杨广时期曾于大业五年灭吐谷浑,只是吏员不达,使得被赶走的吐谷浑又重返故地,且因为那次征途隋朝长安诸县及西北诸郡,都要转输塞外,每岁钜亿万计,经途险远并且遭遇寇盗抄掠,凡是人畜死亡没有到达的人,郡县都会征破其家。因此百姓失业,隋朝西半部先穷困了。

这次宋灭吐谷浑,充分吸取了隋朝的经验教训。在开拓了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的疆土后,沿用隋廷设置,重置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

在此期间铺设驿道,开山建桥,又先其他地域布设铁轨,采用马力做车,极大程度上攻克了行路难的难题,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四郡的统治力度。

以及交通大大便利后,陆上丝绸之路也重现了辉煌。

西域各国沿此路来到长安,中原的货物亦沿此路倾销西域,这对沿路经济复苏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样的,从长安过大运河,经扬州溯长江而入鄱阳湖,再逆赣江、章水而上,逾大庚岭的梅关而进入岭南,然后顺浈水、北江到达广州,同样成为了一条沟通南北的要道。这个先前就多次提到过,如今不仅此道,以长安为中心的驿道已开始辐射,到太原到洛阳到华阴等等。

铁轨的铺设则要慢一步。

为此为杨公宝库设置了用水力催动,几乎长达一公里铁轨的鲁妙子还被林宁挖出来,开始研究怎么用其他‘力’来催动货车,或许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将蒸汽机研究出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