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辆描龙绣凤的翠幄华车,与曾经见过的皇家辂车皆有不同,从前的马车都是木制,木轮木车厢,皇家的无非就是宽大华丽,装潢美轮美奂如同一座移动的宫殿。
可皇太子大婚这辆,却超出了百姓们的想象力,这辆车居然有四个钢铁轮子,前面小后面大,不但车轮亮晶晶发光,而且它能自由转向,而不必像其他马车那样转向的时候车辕和车体必须要一起。
这辆超级豪华的皇家马车的车厢上,镶嵌着各种宝石、云母、贝壳、珍珠等,錾刻着龙凤金纹,而且它的窗户没有挂珠帘,而是用清澈透明微微发蓝的琉璃。
可外面的人隔着一段距离若是想看马车里面,却只能看到自己以及街面的倒影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形,据说里面的人却能看得清外面,实在是神奇。
马车的四角分别挂着一只琉璃灯盏,灯罩透明如水没有颜色,里面的光芒格外明亮,夜幕时分可以照出很远。
这样一场奢华的婚礼,被老百姓们口口先传,越传越夸张,从四轮马车就变成了黄金琉璃马车,甚至有老百姓编故事,居然变成一场英雄救美、忠臣奸臣、邪不胜正的民间狗血故事,而林重阳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被编进故事里,说他是天上派下来的文曲星,是来辅佐帝王开创盛世的……
一些颇有文名却没有多少官运的人纷纷将这一盛大的状况记在自己的笔记里,跟京城的街头授课、拼音启蒙等一起,被广泛流传下去。
民间还涌现出很多低级读书人,编造各种故事互相流传,给京华快报等报纸投稿,还有文人编写戏曲表演传唱……所谓低级读书人,是那些以拼音启蒙为手段开始识字读书的人,以能够自学识文断字看书为乐趣和骄傲,而不为走科举仕途,他们自称拼音派。
他们是林重阳的崇拜者死忠粉。
因为他们学了拼音启蒙、算术知识,凭借这个找到新的差事,比如去做账房或者代写书信,大大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地位,渐渐受到周围圈子的尊重。
这也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从而自豪起来,并且都奉林状元为他们的先生!
林重阳如今走在路上,都会有一些街头嬉闹的小儿恭恭敬敬地朝着他行礼,口称见过林先生。不过林重阳也没有时间来体会这些,每日上衙忙各种差事,下衙以后就会家编书、和好友一起策划沈老爷子书院的事情,现在则忙着皇太子的婚礼。
他在吏部帮忙以后,又被礼部借调去,可以说忙得比晕头转向还要厉害一些.
整个皇太子婚仪并不是只有一天,从去年春天定下太子妃人选,然后确定相关人员以及婚礼用品,持续将近整整一年。
绍庆十九年三月
丙寅日,行皇太子纳徵告期册封礼,皇帝派遣梁国公为正使,少师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蔡政为副使,持节行礼如仪。册曰:“帝王之统天下,必致重于国本。婚姻以嗣……朕次子皇太子佑麒,天赋纯资、年长已冠,宜谐室家。尔顾氏……之女,夙蕴闺闱之秀,克遵姆傅之箴,时及于归,天作之合。兹特授金册立尔为皇太子妃。……有蕃嗣续,庆衍邦家,亿万斯年,允光内助。尔惟敬哉!”
辛未日,皇太子行亲迎礼。上御奉天殿,醮戒如仪。
壬申日,皇太子婚礼成。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庆贺礼。
忙完了皇太子的婚礼,京察结果也开始出来,察疏发到六科由科道官们拾遗,几日后交还给吏部公开。
五品以下京官十名年老有疾致仕者,五名罢软闲住,两名为民,十二名降调外任(内含被韦光记在小本本上最厉害的三个),其他的不是升迁就是留任。
看到这个结果,其余的京官们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悬在头顶上的剑终于落下,可喜可贺的是砍在别人头上,自己安然无恙!
被处分的忙着上疏申辩,其余的则暗暗高兴,有人亲朋好友摆宴庆贺,有人淡定如常。
这时候各有司衙门的观政进士们也结束观政期,开送吏部进行考核,然后根据成绩排出名次,加上原先观政部门堂官的考评,对诸位进士们进行实缺授官。
一般来说观政进士成绩考核优等者常授职位是六部主事以及大理寺、通政司、都察院等衙门同级职位,正六品,除此之外,还有六科给事中等七品官职,他们是不能进入最高等教育系统的,换句话说,就是不能进入翰林院、詹事府,以后自然也是无法进入内阁的。最厉害的官至部堂官就可以了。
最末等的则也可能会被外放任地方官。
这时候虽然授予了官职,却不一定有实缺,缺少人多,就需要官员们排队按名次轮流,有些人可能要等上两三年,期间可以拿俸禄。
时人重京官而轻地方官,大部分不喜欢外任,所以如果有急于上任的也可以选择外放地方官,如果是京官选择外放,会给与品级上的补偿。
比如在京官只能是从七品或者从六品,外任会给与正七品、正六品,乃至更高从五品的官职。
林毓隽、庄继法两人都参加了吏部的考核,加上各自堂官的考评,名列优等,再参考会试和进士成绩排名。
林毓隽授予通政使司经历司经历,正七品。
庄继法则被授予吏科给事中,职从七品,却享受正七品俸禄。
蓝琇则被授予工部营缮司主事,正六品。
虽然林毓隽和庄继法的职位低,但是通政司负责所有奏章的收集分发呈送有机会面圣,六科给事中为科道言官,可以风闻奏事、封驳监察等职责,深受皇帝重视,是进士们在翰林之后的上佳选择。
这些重要职位的特点就是品级低,职责重,历来为观政进士们的钻营之位。
林毓隽和庄继法却能够仅凭考试得到这两个位置,让他们十分欣喜,越发觉得当今吏治清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