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婶听见屋里的对话,在外面对三婶抱怨:“当时分家的法子就不对,凭什么让大房就那么分出去?他们分出去,直接就能从娘家得力。要是不分家,老柳家就不舍的出力帮忙,大房也没好日子过。现在倒是好了,我们还在这里过穷日子,他们倒是分出去享福。”
三婶笑道:“二嫂,事情也不是就这一个面。咱们得想宽了不是,老柳家的力,咱们是得不上的。不分家,人家也不可能帮忙的。”
二嫂嘟囔:“反正我觉得这家得重新分,那几十亩地,也要分。”她说的是秀瑶家的自垦田,以及田里的那些作物。
三婶道:“二嫂,爹偏着大哥家呢,不会的。”
秦大福和秦业回了家,秀瑶看他们神情就知道不是很愉快,她笑道:“爹,俺爷爷不同意呀。”
秦业叹了口气:“不但不秧地瓜,连倒春寒也不在乎呢。”
秀娴混不在意:“别管了,都分家各过各的,爷爷种了多少年的地,不会不懂的,咱们吃饭吧。”
吃了饭一家人围坐在茶壶油灯明亮的光芒里说话吃点孙大成送来的零嘴儿,柳氏缝缝补补,秀芹在那里摆弄家里的一些花样,秀瑶和秀容则用葵花籽和南瓜籽下大梁玩。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正热闹着,秀瑶听得外面响起唦唦的声音,她侧耳一听,叫道:“是不是下雪了?”
坐在炕沿上的秦显赶紧跑出去看,一开门禁不住打了个哆嗦,风里唦唦的细碎声正是雪霰子扑飒飒地落下来,砸在树叶上发出唦唦的声音。
他喊道:“下雪散子了。”
屋里的人都是一惊,纷纷跑出来看,柳氏用手遮着灯火,方寸之地,就见雪霰子扑啦啦地落在脚下。
秦大福急了:“咱刚种的那点甜菜可别遭殃了。”
家里棉花早就种了,已经出了苗,另外的向日葵也出苗了,就是甜菜刚种上,很怕烂种。
秦业安慰他:“爹,不怕的,咱反正还有一点种子呢,回头再去补种一点。”
秦大福也没办法:“也只能这样,幸亏之前咱们小麦压过的,不知道你爷爷家压没压。”
秀娴道:“爹,俺爷爷那么仔细的人,能不压吗?咱就别操心了。”
而与此同时,老秦家却炸了锅,谁也没料到都三月底,谷雨的节气还能下场雪霰子,这不是要人命吗?老秦头气得又骂贼老天。
秦二贵直懊悔:“爹,那时候大哥去压麦子,咱也压压就好了,人家俺三爷爷家不管倒不倒春寒,年年都压。”
老秦头阴沉着脸,一声不吭,麦子成问题,其他的也更是问题呢,家里没有牲口,每次租牲口都要排队。大儿子家种棉花的时候,他们还没开始呢,加上用大镢刨坑,慢得很呢。这几天刚种了几亩棉花和花生,苗芽还没出来,这一倒春寒,只怕就要遭难,种子烂了这地就白种了,急得他一股火就往头顶上蹿。
秦产安慰他:“爷爷,说不定明后天就暖和了呢。”只要短时间内气温回升,也不会有大问题的。
老秦头重重地叹了口气,低着头回了屋,秦二贵则张罗着找灯笼去地里看看。
好在第二日天又放晴,虽然还有点冷却也不至于结冰,地上的雪霰子很快就化作了水。
老秦头暗自庆幸,老天不绝人之路,不过总归也会受点影响。他又怕后面还有更冷的天气,催着家里赶紧种剩下的地,免得到时候赶不及。
而秦大福去跟三爷爷商量,三爷爷觉得可能还会有反常,让他们都先别种东西,等两天看看。秦大福去跟老秦头说,老秦头原本也犯嘀咕,只是这两年年纪大了,加上心里总觉得混混沌沌的不舒服,不敞亮,见了大儿子想起大儿子家分了家就和外人亲近,和自己亲爹娘反而疏远,越发不痛快,没两句好话说就把秦大福呲了,嫌他没点经验瞎咋呼,就听别人叨咕没点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