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元太祖铁木真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1章 泛舟赤壁(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史秉直担忧的,如果真能这样最好。但是你们这次去临安,恐怕凶多吉少啊!

郭宝玉,史庄主何出此言?

史秉直,在下虽远在江湖,但对宋国朝廷之事也略知一二。南宋建立以来,朝廷大臣对待金国的策略一直分为两派,主战派和主降派。宋宁宗继位后,朝中主战派以左丞相韩侂胄为首,主降派以右丞相史弥远为首。开禧二年,韩侂胄在宋宁宗态度暧昧、朝中极不团结的情况,率领六十万大军贸然进行开禧北伐,却被金国三十万女真骑兵分割包抄,结果很快就遭到了失败。北伐的失败让韩侂胄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政敌史弥远借此开始攻击韩侂耄而金国又采用当年除掉岳飞的计策,以杀韩侂胄作为和宋国和谈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二年,史弥远等主和派大臣伪造密旨,趁韩侂胄上朝之际,将韩侂胄杀死,从此之后宋国开始了史弥远专政时期。史弥远把持朝政、大权独揽,为了自己利益积极求和,终于和金国签订了《嘉定和议》,金宋两国关系改为伯侄关系,宋国除一次性赔偿金国三百万两白银外,还对金国的年贡岁币由二十万两增至三十万,。

郭宝玉听到这里,义愤填膺的,这个史弥远,真的是我们汉人中,除了秦桧以外最大的汉奸啊!

史秉直,所以啊,现在宋国朝廷主和派把持朝政,你们去了肯定有危险啊。

郭宝玉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还是要去啊,我们使团经历重重困难,穿越千山万水,冒着生命危险,万里迢迢才来到宋国,现在眼看马上就要到宋国都城临安府了,如果连宋国皇帝都没见上一面,那怎么回去和成吉思汗交代了?万一宋宁宗本人其实不愿意对金国俯首称臣,我们不去表明自己的心迹,那不是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去,不去的话联宋抗金一定希望都没有,去了或者还有一些希望。

史秉直也想了想,既然郭兄弟态度这么坚决,我也不好多什么。不过我有一个朋友,在宋国朝廷为官,原来是韩侂胄主战派的重要成员,现在虽然失势了,但为你们引引路还是可以的。

郭宝玉,如此甚好,这样我们去了临安也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关键是这个朋友能起到引荐宋国皇帝的作用吗?

史秉直,我这个朋友叫真德秀,祖上籍贯河北,因黄河泛滥、家中受灾受到我父亲的资助。真德秀的父亲也是学识渊博之人,因不愿在金国朝廷为官,受到女真贵族的压迫,后在我父亲的帮助下,全家迁移到于宋国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真德秀自幼聪颖,爱好读书。不幸的是真德秀十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穷困,没有更好的读书机会,但他还是坚持读书。同县有个名叫杨圭的财主,见真德秀如此读书刻苦,十分喜欢,于是带他回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读书,后来还把女儿嫁给了他。有了良好的读书环境,真德秀读书更加努力,尤其喜欢研究理学。十八岁时,真德秀就考中举人,并步入仕途,之后官运亨通,现在已经是太学博士了,是宋国朝廷负责教学的官员。真德秀祖上曾经受过女真人压迫,对女真人十分痛恨,所以也对权臣史弥远的降金和金政策十分不满。真德秀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朝中有名的铮臣,且是理学领袖,所以在宋国皇帝面前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明我休书一封,你们到了临安把信交给他,相信他一定会帮助你的。……

史秉直,我这个朋友叫真德秀,祖上籍贯河北,因黄河泛滥、家中受灾受到我父亲的资助。真德秀的父亲也是学识渊博之人,因不愿在金国朝廷为官,受到女真贵族的压迫,后在我父亲的帮助下,全家迁移到于宋国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真德秀自幼聪颖,爱好读书。不幸的是真德秀十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穷困,没有更好的读书机会,但他还是坚持读书。同县有个名叫杨圭的财主,见真德秀如此读书刻苦,十分喜欢,于是带他回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读书,后来还把女儿嫁给了他。有了良好的读书环境,真德秀读书更加努力,尤其喜欢研究理学。十八岁时,真德秀就考中举人,并步入仕途,之后官运亨通,现在已经是太学博士了,是宋国朝廷负责教学的官员。真德秀祖上曾经受过女真人压迫,对女真人十分痛恨,所以也对权臣史弥远的降金和金政策十分不满。真德秀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朝中有名的铮臣,且是理学领袖,所以在宋国皇帝面前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明我休书一封,你们到了临安把信交给他,相信他一定会帮助你的。

郭宝玉大喜,如此,就谢谢史庄主了!

史秉直和郭宝玉一边喝酒一边商议联宋之事,不觉已渐至深夜,两人才回客房休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