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兄,他,他让你们七人暂且先下山。”丁云说,“二师兄认为掌门一直没回来,你们还不算入门弟子,一直在山上也不是个事。”
满是歉意地说完,丁云哀叹道:“师父不在,师门内大小事务都要听二师兄的。”
“他说的也是,那我们现在就下山。”姜若九看上去倒是无所谓,“颜湘颜历,我们走吧。”
丁云愧疚地看看石健,石健见状说道:“云老弟,无妨,你师父不在,本来我就可以不来的。”
其他四人也被宗门弟子叫回,让一齐下山。
七人辞了丁云,准备下山,丁云一定要送,走到石碑处,姜若九说:
“丁师兄,请回吧,已过山门。”
“让我再送送你们吧。”
“丁师兄,就此别过,有缘必定再逢。”
“这次是二师兄说的,说不定掌门回来还要我领你们上山的。”
“回吧。”
丁云站定,看着众人往下走。
下山的众人也相互道别,其余四人各自离去,石健、颜湘与姜若九却是一同下山。
此时,山下有一名弟子急匆匆上来,神色慌张,与石健擦肩而过,跑向丁云。
石健凝神细听,那人说道:“丁师兄,大事不好,昨日下山的人都遇害了,尸体被抛在河里,却不知什么人干的。”
石健回头看去,丁云已急忙和那人往上赶。石健心中虽是惊讶,但已被二师兄赶出山门,没法回去协助,只能作罢,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恢复修为。
下至山底,回望沩山,落石几万仞,上山之景历历在目,如今已是下山之时。
冷声飘远空,一只飞鸟在众人头上兜兜的叫着。
姜若九闻鸟鸣而笑。
“你倒是心大,这么开心?”颜湘说。
“是呀,你还记得我和你答应你要帮你找颜历的?”
“记得。”
“只有下山才能去找?一直在凌云门肯定不行。”
“哦,也就是说,即便那个什么二师兄的不赶我们走,你也会想办法下山。”石健说。
“的确如此,接下来你若想恢复修为还要和我们同去。”
“咱们去哪?”石健问。
“听曲!”姜若九叫上颜湘,“颜湘,带好你的云箫,快跟我走吧。时间不多了,我的法相就快破了。”
姜若九领路,三人乘舟,逆流而上,来到一处山林石滩处。弃舟登岸,又穿过一树林,便听到低沉厚重的琴音传来。
“听这琴声,仿佛看见了流水,一会往南,一会又往北,这琴的音色好特别。”石健好奇说道。
“嗯,这琴声似在说流水呀流水,以前往南流,现在怎么往北流。”颜湘说,“这是瓢琴的声音,你听弦音震颤,发出一种双声的音色,合起来就像在说话。”
“哦,我来看看是谁在听琴?”话音尚在,一个手提芦笙的老人已经站在两人身前,老人身材中等,着蓝衣,年纪虽大,精神倒是矍铄。
石健再看那人,竟然是个返虚境高人。
“打扰到您了,老先生。”颜湘看到老人
“刚刚是谁说看见流水了,又是谁听出了双音合语?”一个拿着瓢琴的老婆婆出现了。
又是一个返虚境高人。
“笙徒琴使两位前辈好,晚辈打扰你们的雅致了。”姜若九说话了,“是我带两位朋友前来,这两位倒是能听出前辈的弦音。”
两位老人都盯着他看了一下,恍然说道:“哦,原来是你呀,修为大减,还附于法相之上!看你这样子,特地来此,有事就直接说吧。”
“我看呀,欠你们姜氏的人情要还喽!”
“前辈,晚辈这次前来,一来是送个东西,我这位朋友得到一物,请前辈雅鉴。”
颜湘像是猜哑谜一般听着他们对话,见姜若九向他招手示意,忙把包好的云箫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