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我被女妖挟持了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二十一章 孺子可教(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卢长安大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夫子悚然而起,复又重重坐下,似乎长吐了一口气。

“看来你真的开悟了!”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欣慰之意。

卢长安有点蒙圈。

直觉告诉他,对于自己读书能力的突然变化,夫子有些激动,却也并不太过惊讶,仿佛尽在意料之中。

“你既能对出这样的下联,大道理,老夫也就无需多讲了。”

颜夫子拈了拈颌下的胡须,道:“圣人曾说,读书何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平天下’,乃是读书人之终极目标。”

“夫子教诲,学生记住了。”

“你有世袭爵位,无需科考,也会荫补一官半职,舒适过日子自是容易得很。”夫子直视着他,“然少年意气,父辈余烈,可就越来越远了,你愿意这样过此一生?”

好大一碗鸡汤。

“请夫子指点。”

“考书院,踏入修行之境。”夫子直言道。

“可我......”卢长安欲言又止。

无法修行之事,好像也不好明言罢。

“圣人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子像是猜出了他心里的话,微笑道,“你要相信,在这个世上,变化恒常,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这不是鸡汤,这是事实。

卢长安不得不承认,自己有点心动了。

杏林书院为儒圣亲创,一千五百年来,为天下诸国诸地培养了无数修行大家,传世名臣。

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神话与传奇......

夫子继续给他画大饼。

就算只想做官,做一个有成就的官,书院也是优势在我。

大周朝廷选官,主要来自与每年一度的科举考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以此径入仕的人,一般被称作“白衣公卿”。

还有一类,便是杏林书院推荐出来做官的弟子,名额极少,在朝中却是声望更高。

无论身属何党何派,莫不以之为荣,并专以“杏林卿士”谓之。

一般而言,以科举入仕的白衣公卿们,即便做到很高的品阶,往往在这些”卿士”面前,自觉不自觉的,都会感到矮了一头......

如果说方才有一点动心,现在卢长安已是“狠狠”地动心了。

不过。

“传闻中,书院入院考试就很难啊,像我这样的学渣......呵,学生,怎能过得了这一关?”

“不是传闻,是真的很难。”

“那么......”

“不要着急,听老夫慢慢道来。”夫子轻咳一声,说道,“书院每三年招收一次学生......而今年刚好又是一个第三年。”

“入院的考试,将在八月择日举行,此正是丹桂飘香时节,桂者,木犀也,所以这样的考试,又被书院称作‘点犀’。”

好有文艺份儿的样子哦。

卢长安不禁感叹:“哎。这些个腐书生,书读多了。弯弯绕绕的东西可真不少。”

夫子哑然失笑:“咦,你现在不就是书生一个么?”

“啊,我倒把自己给骂了一回。”卢长安一怔,有点不好意思,“莫非在书院人心中,灵犀,灵性比其他因素更显重要?”

夫子眼睛一亮,复又摇头:“只是戏言而已,切切不可望文生义,心思有所偏废。”

“是,学生知道了。”

“书院开设的课程,分诗学,书学,艺学,律学,术学和武学六门,涉猎诗词,文章,策论,书画,音乐,令律,算术,御射,武术等等,不一而足。”

“所以入院考试的试题,须从此中随机择选三项。”

“啊!”

卢长安头皮一麻:“这考题范围未免也太大了吧?”

“书院里的教习先生,都是些涉猎甚广的饱学之士,出题常常不拘于常理,恣意不羁,天马行空......”夫子不动声色,继续加码。

“跟夫子出的考题相比呢?”卢长安忍不住插话道。

“历年考生千人,能考中者,百不过十......你觉得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