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衍遗录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八)误入歧途(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他猛然想起了昨天路过一个猎庄时,听到的一则悬赏消息。

“天碑学院学子……送至京都姜家……赏黄金百两……”

他的脑子里开始不断重复这个声音。

张三怔怔地看着徐林,人生暴富后的画面一个个闪过。眼前这个破衣烂衫的青年,此刻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那么的高大而神圣,他周身散发出强烈的金光,刺得张三眼睛都睁不开。

“徐公子!失敬失敬!小的我有眼无珠,错怪了您,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您要回京都是吧?没问题!我张三今个儿在这以身家性命起誓,无论路途有多艰辛!无论要付出多大代价,我一定把你送回家!明天,明天我们就出发!”

张三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反转,仿佛此刻的徐林就是他的亲爹,甚至比亲爹还重要。张三一边搂着一脸懵的徐林往家走,一边招呼汪大娘晚上好酒好菜招待。

徐林的心里不禁疑惑,天碑学院学子的身份什么时候这么好用了?

…………

第二天一早,得知徐林与张三就要出发的张大胆过来帮他们收拾行装。

“怎么如此着急,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啊,不能等过了年再走吗?”

汪大娘一边替张三与徐林收拾衣物,一边不舍地碎碎念。

“娘,没事,过年机会以后还多着呢,但送徐公子回京都这辈子就只能赶上这一次了。等我挣……送完徐公子回来,我就不出去了,我在家里好好孝敬您。”

张三宽慰着这个从小就疼他的母亲。

当初,十六岁的张三提出要出门闯荡,张老伯并不支持,也是汪大娘将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二两碎银子给他做了盘缠。

“诶!那敢情好,不出去了,就在家里啊,在家里就好。”

汪大娘开心地笑着。

行装收拾的差不多了,张老伯给二人准备了差不多十天的口粮,以及三两银子的路费。

口粮太多不方便带了,十天后就靠银子买。银子是从张三的大哥、二哥那边借的,张三说,等他回来就能还的上。

眼看一切准备妥当,张三看着张大胆,突然一拍大腿,想起了一件事。

“糟糕,这事我一激动给忘了!大胆,你可能要跟我们一起走一趟了。”

“嗯?三儿,为啥要俺同去?”

“因为你胆子大啊。”

“什么意思?你说清楚点。”

“嗐!本来不想跟你们说太细,怕吓着你们。我还是实话跟你们说了吧。”

张三开始说起他为什么延迟三天才到家的原委。

“我回家的这一路上,从进福元郡开始,就一直听到一个传闻。”

“什么传闻?”

张三特意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

“闹……鬼!”

“啊?闹鬼?”

“嘘!小点声。”

“你快说,快说怎么回事。”

“就大概**天前,我刚进福元郡的时候,经过的村子、镇子上面都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有人看见附近的树林里,有个不穿衣服、浑身是血的鬼,在树林里狂奔!”

“嘶——”

张大胆一听,果然吓人。

“还有更奇的,你知道么?”

张三越讲越来劲。

“那个鬼,不仅跑起来飞快,而且完全不怕伤不怕痛,有时候撞翻在树杈上也不管,爬起来就继续一路向南,不停地跑。”

徐林听着,似乎想起了什么,然后他干咳了两声,想打断张三的故事。

“咳咳!张兄,这个……鬼神之说不可尽信,恐怕是沿途的村民以讹传讹,编造出来吓唬路人的吧?”

“你还别说,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不怎么信。但是啊,我一路向南走,这一路上啊,大家传的内容都相差不多,也都有模有样的。这说明,不只是一个、两个人看见,而是很多人都看到过那个鬼。也正因如此,沿路上很多村子和镇子,一到晚上就闭门闭户。我不信也不行啊,谁敢冒这种险!所以我只敢在白天赶路,这才耽误了三天的行程。”

“那这跟要俺与你同行有什么关系?”

张大胆听着,还是疑惑不解。

“关系可大了!我们要尽快赶到京都,就得日夜兼程赶路,晚上指不定得露宿。如果没有胆大的人站岗,碰见那鬼可怎么办?你们知不知道?我从上一个村子过来时,他们说,早些天就有人在张家村北边的林子里见过那个鬼,身上只剩半条裤衩的鬼!”

“半条裤衩……我怎么好像在哪见过……”

张大胆下意识地看向徐林,他发现徐林的眼神正在躲躲闪闪,四处飘忽,仿佛想要隐藏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般。

“所以,大胆,你得跟我们一起走一趟,至少把我们送到雁回关才行。”

“这……三儿,俺觉得没必要。你还不知道徐公子是什么人吧?”

“徐公子?徐公子不是天碑学院的学子吗?”

“呵呵……那你可太小看徐公子了,俺跟你说,徐公子可是个绝顶高手。”

张大胆正准备将徐林赤身**徒手打死三头灰狼的英勇事迹好好描绘一番,徐林立刻打断了他。

“诶——好汉不提当年勇,都是过去的事,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大胆兄,你太抬举我了,谬赞,谬赞。”

“徐公子,俺还真不是抬举你。”

张大胆突然非常认真地对徐林说。

“俺虽是个打猎的粗人,但好歹小时候也跟县里的教头师傅学过拳脚。俺能看出来,徐公子你不仅天生神力,还是个万中无一的武道天才。”

啥?我?徐林?武道天才?

徐林被张大胆说的一愣一愣的,彻底摸不着头脑了。

“徐公子,俺初见你时,你确实是个武功门外汉,不仅手脚僵硬,呼吸散乱,更是丝毫不懂得行气法门。”

“但是这几天下来,我特意观察了你劈柴、担水、搬石头的状态,你的手脚和身体协调能力,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甚至你在发力时的呼吸吐纳,也自然顺畅,隐隐有了气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