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衍遗录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六)殊途同归(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商人?这不错啊!商人经常走南闯北,行关通隘自然不在话下。而且做生意的人朋友多、人脉广,又有经济实力,他肯定知道怎么快速到达京都!”

徐林一听,这个靠谱啊,立刻燃起了希望。

“嗯嗯嗯!徐公子,俺正是这个意思,只要你到时候跟他商量好报酬,你要回京都的事肯定不成问题。”

“太好了!那敢问张兄,这位张三兄台此刻在何处,还请速带我去见他。”

“徐公子不急。这不马上过年了嘛,俺发小他前些日子正好来信,说腊月十三左右能够回家省亲。正好,俺介绍你去他父母家借宿几日,等他回来,也免得你在俺外出后吃喝没着落。”

“好好好,甚好,张兄想的周到。腊月十三,嗯……也就等个三日,没问题。那我就多谢张兄了!”

就这样,徐林被安排到了张老伯家中借宿。

一开始,张老伯老两口对徐林还是客气的,毕竟徐林徒手杀狼的名声在外。但是借宿一天下来,张老伯与汪大娘发现,徐林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不仅什么活都不干,而且饭量特别大,三顿饭能吃他们老两口三天的口粮。

于是,从借宿第二天开始,张老伯与汪大娘就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些“奇怪的话”给徐林听。

比如,每次徐林在盛饭时,张老伯都会高声地与汪大娘讨论。

“老伴啊,你看,咱家的这个‘饭桶’怎么这么大啊!瞧瞧,你说这得多少年才能出一个这么大的‘饭桶’啊?”

又比如,他们在给牛棚蓄草料时,会特地在徐林经过的地方高声地喊着。

“诶?你看见那个‘草包’了吗?刚刚那‘草包’明明在那啊!这会怎么不见了,难道‘草包’还能长腿了不成?”

再比如,当他们劈柴生火时,会特地趁徐林出现的那一会,感慨到。

“哎!咋又是一根‘废柴’啊!你别看这‘废柴’长的挺周正,其实啥也干不了啊,没用啊,连生个火都不行!”

一天下来,徐林终于崩溃了。

他主动找到张老伯与汪大娘,承担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农活。

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他出的这份“力”会如此之大。

“徐公子!这么快柴就劈好了啊!那正好,大娘这里还有一担新的!好好干,劈完了那边还有三百斤石头需要送到村口,正好修修路面。”

徐林握斧头的手在发抖,正准备发作,汪大娘补充了一句。

“徐公子,看你这么辛苦,晚饭给你多煮个鸡蛋,补一补。”

徐林心中早就想好的无数个斥责对方无耻、无赖、无理取闹的词,脱口而出:

“好咧,汪大娘,您太客气了。蛋不蛋的无所谓,我主要是喜欢干农活的体验。”

汪大娘露出慈祥而满意的笑容,开心地走了。

看着大娘远去的背景,徐林一阵唏嘘,原来古人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如此的艰难。他在心里恨恨地想着,要不是为了赶紧回到京都,我一定要去官府告你们虐待动物。

不过话说回来……这都腊月十四了,那个张三大哥怎么还没返乡啊……

想着想着,徐林猛然想起自己忘了件重要的事,他急忙朝着汪大娘远去的方向高喊着:

“大娘,鸡蛋记得挑大个一点的哦!”

…………

中州,京都,皇城,玉华宫。

昭武皇帝的宠妃,圣亲王殿下与明玥公主的生母,曾经的“帝国第一美人”怡贵妃正一脸憔悴地半倚在自己的金帐床上。

怡贵妃是昭武二年被正式册封的贵妃,但她被昭武皇帝带在身边却是昭武元年的事。从被皇帝临幸到册封贵妃,不仅延迟了一年,其间还经历了许多波折,这一切都是因为怡贵妃的特殊身份。

怡贵妃是罪臣之女,是当年昭武皇帝登基平叛之战的“战利品”。

昭武元年,皇帝率军攻破越州州府晴川城,城主蒋燕因协助虞城郡王作乱而畏罪自杀,皇帝便是在怡贵妃险些被乱兵玷污之际,救下了这个曾经的“帝国第一美人”——晴川城城主的女儿,蒋清霏。

但是说“救下”并不准确,昭武皇帝只是一个比其他人都更强力的抢夺者而已。

怡贵妃早年的后宫生活也并不幸福,昭武皇帝对她有多少爱不得而知,毕竟皇帝有与独孤皇后的伉俪情深在前。

帝妃的关系在昭武五年圣亲王楚沐云出生后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升温,之后便是昭武十年明玥公主的出世,怡贵妃的恩宠才达到鼎盛,隐隐有了与独孤皇后平起平坐的架势。

然而,这一次,怡贵妃一生中最大的骄傲,最大的希望,最大的依仗——圣亲王殿下,出事了。

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失去圣亲王,大楚帝国会失去一段可延续百年的辉煌盛世,昭武皇帝会失去一个才华绝代的继承人,黎民百姓会失去一个贤明仁爱的圣主。

而怡贵妇,则是失去了一切。

她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圣亲王,她接下来的人生会如何。

是从一个盛世皇朝的尊贵太后变成惨死宫斗中的可悲废妃?

还是从一个万人景仰的圣主之母变成晚景凄凉的冷宫遗老?

她转头看了看照料自己的明玥公主,这个美丽更胜自己当年的女儿,又将是什么命运……

没有娘家的女人,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就失去了一切。这是九州世界里女人的悲哀宿命,无论她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

怡贵妃又忍不住抽泣起来,这几天下来,她每天问的只有三个问题:

“桓宵回来了吗?”

“桓宵有消息了吗?”

“陛下找到桓宵了吗?”

这些问题每一次得不到答案,怡贵妇就哭泣一次。她只有哭累了,昏睡过去,才能暂时抑制自己的胡思乱想。

“母妃,莫要忧心了,这样下去会哭坏眼睛的。等王兄平安归来,母妃却因王兄坏了眼睛,那王兄岂不是要痛心了。”

明玥公主一边柔音轻诉,一边缓缓用雪蚕丝的绸帕拭去怡贵妃的泪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